95%的分析,都各訴我們為了滿足c波下殺,滿足點要到6800~6875附近,這邊才是最低點。
但平心而論,就算真的殺到6800點,相信到時候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,
少不了又會出現"下看6xxx",甚至"下殺5字頭"之類的新聞出現了。
更不用說,外資一定會一窩蜂的調低目標區間,到時有多扯的數字出來也不奇怪。
目前的氣氛,非常恐慌,每天一利空,一下子哪個國家又要爆了(連匈牙利都可以拿出來說嘴...)
一下子哪邊又要打仗,一下子漏油,一下子失業率又怎麼怎麼樣.....
但回到最根本的台股,會發現,也許這些東西跟台灣的關係,好像不是這麼的大。
攤開最實在的數據,目前公布的五月營收,依然亮眼,甚至超乎法人預期的也很多,
訂單能見度和3Q的B/B值也很健康,但這些數字不容易從媒體上清楚得知。
股價最終還是要反映基本面,如果現在的股價本益比只有7~8倍,
那麼撇開這些紛亂無比的利空來看,6800會不會來,也許不是那麼的重要吧~
(當然對短線操作者很重要...)
這邊會不會重演金融風暴時的連續下跌,指數下探六字頭甚至更低呢?
當然很多媒體無所不用其極的散步恐懼消息,但就基本面來看,
兩者的情況天差地遠,如果真的覺得會發生二次衰退,那麼台股未來的一兩年都不會有行情,
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個"賣出所有的持股吧"~~!!
如果不是那種想法,那才有繼續看下去的必要。
下周即將面臨高檔8395下殺以來的第21週轉折,剛好又是六月的期指結算日,
外資未平倉多單已經累積了19000餘口,在加上選擇權的倉位。
很多分析會傾向於避險的角度來看。
沒錯,外資在大幅賣超現貨的同時,同步利用逆價差買超期貨,
但同樣的情況,在今年初那波上漲到8395的時間,
外資同樣的在現貨大買特買了一千餘億,卻反手在期貨市場佈下了兩萬口空單,
當時也許多的分析師傾向於用"避險"的角度來分析,
認為大盤仍有上攻的可能,結果呢?
如果放空期貨就是看空後市,多單留倉就是避險,
這樣的邏輯應該說不通的。
外資一路買超,將指數從7500一路推升到8300多,
在8000點附近開始倒貨,一路往下賣到7000點附近,
可以看出來,外資幾乎都不是在趨勢一轉變時,買賣超就會馬上跟上。
以前的例子也可以清楚發現,外資常常在行情已經下跌一段時,仍然呈現買超,
或者已經反彈一大段了,仍然持續賣超的情況,屢見不鮮。
就技術面來看,昨天的再度跳空,形成了第三個跳空缺口,
賣壓已經有竭盡的現象。
而昨天回測7000點低點的同時,KD卻出現了牛市背離,並沒有同步創下低點,
行情很可能已經到了築底擴底的階段。
而MACD柱狀體已經翻為正值,一個波短的反彈甚至是回升走勢已經展開。
高檔的利多常常不是利多,反過來說,底部都是一堆利空淬煉出來的。
低檔不斷出現的利空也就會造就底部的出現。至於低檔出現的利多呢?
那常常會是真正的利多,比如最近公佈的營收,
表現亮麗的幾檔股票把K線敲出來看,很明顯都強過於大盤,
早就已經脫離最低點10%已上了。
不僅是基本面的利多,即使只是題材面的一些利多消息,
在股價的反應上也很迅速,比如近期的中概股,
本益比已經拉開大30倍甚至50倍,很多甚至要挑戰8000點以上的高點了。
綜合以上所說,當然不代表現在就是要大漲到萬點了,
但如果真的走(2)的情況,6800才是低點,距離昨天低點不過200點的距離,大概一個利空大跌就到了,
全市場都在等6800才要進場,那麼,誰要在那邊砍股票呢?
如果行情是走(1)的情況呢? 這邊砍股票或是繼續等待,之後再八千點追價嗎?
把眼光放長一點,挑選本益比十倍以下,具備成長或利基型或具備題材的股票,
管他現在幾點,個股的操作也許更為重要,控制好資金比重跟風險控管,
用200點去換後面上千點的空間應該很划算~~~
(認為會走(3),繼續大跌的,祝你幸福~~~~快賣光所有股票基金,好好休息幾個月吧~~^^)
可以把外資的多單無視,但請小心,原本可能是票房毒藥的ECFA,
在八千以上他可能是毒藥,但在利空頻頻的七千點,
小心4/30慘案再度重演吧~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