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波上漲的多頭走勢之中,出現了跳空的長黑k棒,直接回測季線支撐,
在去年到今年的上漲這過程中,一共出現了四次,其中只有1/22那次,
因為歐豬四國債信危機造成的跳空缺口,真的跌破了季線,展開一波將近千點的回檔。
但時間往前推移,8/18、10/29、11/27這三次,
超過百點的長黑重挫,也都留下了空方的跳空缺口。
但之後行情在震盪過後,卻都能再度挑戰波段新高,
最主要的差異,應該是出在量能的差別。
在出現長黑跳空缺口的前幾天,股價高點附近的量能,可以發現到,
甚至比在之前股價較低時候的量能,來的更低或者相差不多,
也就是量能並未明顯的放大,市場並沒有過熱的情況。
舉例來看,8/18號之前創高點在7/29,量能為1623億,
但前一個高點確曾出現2300億的大量。
10/29之前創高點在10/20,量能為1256億,10/15的大量在1649億,
和前一波的高點量能1600餘億相比,相差不多。
11/27之前創高點在11/17,量能為1464億,
前一波的高點附近量能為1600億,反而量能更小。
但真正跌破季線的1/22,
創高點位置在1/19,量能為1593億,前面1/7號曾出現2014億的大量,
明顯較上一波高點附近的1400~1600億來的大,
因此市場過熱的結果,造成了較大幅度的修正。
而前天的跳空重挫,量能僅為1387億,4/15號高點的量能也僅為1429億,
相較前一波高點區的2000餘億,量能並未失控。
當然,除了量能因素之外,
可能也跟周kd,月kd都同步到達90左右的過熱區有關,
指標的過熱配合量能的擴大,造成了較大幅度的下跌。
但目前的周kd,月kd離80都還有一段距離,
指標還未達過熱程度。
最後,由長線指標macd來看,雖然日線的macd開始下彎,
似乎有轉為中空的疑慮,但先前幾次的修正,
macd也同樣是交叉下彎,最後仍在季線整理過後,
再度轉為上揚格局。
因此,我認為這次的回檔僅為修正乖離和清洗浮額的動作,
在季線這邊整理過後,等下週開始扣減低值,
季線翻揚後,仍有再挑戰波段新高的機會。
留言列表